臺灣同胞在貴州|謝木傳:一碗鹵肉飯連起兩個“家”
- 作者:賴盈盈 鄧冰
- 來源:當代先鋒網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3 14:11:54
在貴陽,有一家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臺灣餐館——“臺灣三叔公鹵肉飯”。1996年,來貴州旅游的臺胞謝木傳被山好、水好、人更好的貴陽所吸引,決定留下來創(chuàng)業(yè)。9月8日,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道:“這碗鹵肉飯里,既寄托了對故鄉(xiāng)臺灣的思念,也承載了我在‘第二家鄉(xiāng)’貴州的生活?!?/p>
餐廳位于貴陽市云巖區(qū)延安南路的老街上,占地面積70平方米。此外,還有一個加工坊。每天,謝木傳和店員都會到附近紅邊門菜市場采購新鮮食材。“單制作鹵肉飯的豬肉,我們就要買60到80斤,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賣200多碗。”他介紹道。
十幾年如一日,向客人們介紹臺灣已經成為謝木傳的習慣。從臺灣新竹初至貴陽時,他發(fā)現當地人對臺灣還很陌生,也不習慣吃帶甜不辣的臺灣菜。于是,在調整口味的基礎上,每遇到一位客人,他都會多說一兩句。
“這是蚵仔煎,《轉角遇到愛》里大S吃的就是這個……還有鹵肉飯、花枝丸、甜不辣,這些都是我們臺灣的特色小吃?!泵糠暧貌透叻迤?,謝木傳總喜歡不厭其煩地向客人介紹。
如今,店里的客人越來越多。有常客,也有慕名而來的新客。紅紅火火的生意,還得益于“黔臺會”提供的大力支持。在謝木傳看來,“黔臺會”不僅是拉近貴州和臺灣兩地人民關系的重要平臺,還為臺灣人來貴州投資興業(yè)提供了機遇。
貴州出臺的《關于促進黔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》中,共推出64條措施促進黔臺交流合作,其中,鼓勵來黔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10條。截至目前,貴州注冊臺資企業(yè)累計達750家。
謝木傳還有另一個身份,那就是臺灣貴州同鄉(xiāng)會的副會長。“在貴州的臺灣人一起建了一個微信群,里面每天都很熱鬧,已經有400多個人了。”他說,現在越來越多臺灣人選擇到貴州投資興業(yè)、安家落戶,從事的行業(yè)也從餐飲拓展到了農業(yè)、醫(yī)學、文旅、音樂等各個領域。
今年,謝木傳已經60歲了。在貴州,他度過了人生的大半時光,見證了貴州經濟日新月異的發(fā)展。他一直盼望著:“有生之年,臺灣能回歸祖國懷抱?!?/p>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
賴盈盈 鄧冰
編輯 高鑫
二審 李劼
三審 閔捷
-
【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】從籃球熱到稻花香,來看“村BA”后花園的豐收故事
水車不斷轉動,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。臺江縣臺盤鄉(xiāng)陽芳村,因緊鄰“村BA”發(fā)源地臺盤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環(huán)境特點,被譽為“村BA”的后花園。
-
促進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(yè)|貴州建設省內外服務“一張網”
今年以來,貴州堅持就業(yè)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實施“六六就業(yè)穩(wěn)崗計劃”,強化省外省內就業(yè)服務“一張網”建設。
-
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鍵突破!主廠區(qū)建設正式啟動
開陽熱電聯(lián)產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,是為開陽工業(yè)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。